摘要:
干旱是全球农林生产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植物通过调控共生微生物群落,形成了多层次的抗旱适应机制,其协同作用机制主要可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1)通过分泌胞外多糖(EPS)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性生物膜,增强保水性和土壤结构稳定性;(2)合成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维持细胞渗透稳态;(3)产生抗氧化物质清除活性氧,缓解过氧化损伤;(4)分泌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及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ACCD),调控内源激素代谢平衡;(5)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激素及酶等信号分子,激活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未来研究需聚焦于宿主特异性抗旱微生物菌群,解析叶际-根际微生物组的协同调控网络,最终通过微生物组工程评价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胞外多糖,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氨基环丙烷-1-羧酸,
合成微生物菌群,
植物根际促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