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林冠属性(如林冠结构和光谱变量)对森林地上生物量(AGB)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相对于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条件等其他驱动因素而言,这些林冠属性在驱动天然林地上生物量方面的重要性仍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东北温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光谱数据,评估了林冠属性(结构和光谱变量)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多维度多样性指标和功能性状组成)在地形和土壤养分等环境梯度下对地上生物量的相对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条件、植物物种多样性、林冠光谱特征和林冠结构对温带原始森林地上生物量的解释率分别为3.8%、8.0%、4.1%和13.3%。地上生物量随林冠高度和结构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在原始森林中,林冠光谱多样性比传统多样性指标更能有效预测地上生物量。林冠光谱组成在解释次生林地上生物量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植物系统发育、功能多样性和获取性功能特征的群落加权平均值(CWM)对地上生物量具有显著的直接正效应。地形和土壤养分含量则通过林冠属性和植物物种多样性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本研究强调了林冠属性在影响地上生物量中的关键作用。在未来的监测中,应重视利用光谱和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定期监测,以便为森林管理提供实时信息。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
林冠属性,
成像光谱学,
激光雷达,
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