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植物与其根际细菌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至关重要,然而高寒草地植物-根际细菌关系尚缺乏深入认识。本研究沿青藏高原2161 km样带,系统调查了分布广泛的两类禾本科牧草,早熟禾属(Poa Linn)和针茅属(Stipa Linn)生长及其根际核心细菌群落特征。研究发现:1)与生态位更广的针茅属相比,早熟禾属具有更高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表现出一种更为资源保守和稳定的生长策略,符合典型的K-策略特征。2)早熟禾属的根际核心细菌则主要以r-策略型物种为主(共5458个ASVs,占总ASVs的9.51%),针茅属则主要富集K-策略型物种(共5193个ASVs,占总ASVs的9.05%)。这一发现表明牧草及其根际核心细菌之间存在明显的生活史策略差异。此外,两类牧草间仅共享633个ASV,凸显了牧草在根际核心细菌选择上的差异。3)从微生物功能角度而言,早熟禾属富集的r-策略型细菌更倾向于快速获取资源,以支持其高生物量产出,而针茅属招募的K-策略型细菌则在资源匮乏环境中具备更强的胁迫耐受性。这种植物与其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生活史策略差异有助于植物在青藏高原资源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上述发现加深了学术界对自然环境中宿主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理解,强调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在维系生态系统稳定与功能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根际核心细菌,
优势牧草,
功能预测,
r/K选择理论,
青藏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