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种子矿质营养对幼苗的早期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常发生变化。然而,种子元素的种内变异以及气候和土壤因素对这种变异的相对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对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在中国分布区内的18个种群进行种子采样,测量了12种种子元素(C、N、P、K、Ca、Mg、Fe、Mn、B、Zn、Cu、Al)的浓度,并分析了它们与土壤元素及气候变量的关系。此外,我们还探究了N、P元素在种子与叶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种子元素浓度在不同种群间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大量元素的变异程度低于绝大多数微量元素。沿纬度梯度,种子中K、Ca、Fe及Al浓度升高, 而C和Mn浓度降低;种子元素化学计量比与纬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种子元素浓度与土壤及气候变量密切关联,且土壤条件对种子元素种内变异的影响接近或大于气候因素;而种子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小。种子的P浓度高于叶片,而其N浓度则低于叶片,且N、P元素在种子与叶片之间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山地树种可通过调节种子元素的浓度,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化学计量比,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同时,本研究强调在预测环境变化对植物繁殖器官元素组成的影响时,除气候变化外,还应考虑土壤条件。
关键词:
纬度梯度,
种内变异,
种子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山地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