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5, Vol. 18 ›› Issue (5): 1-32.DOI: 10.1093/jpe/rtaf078
• •
Yi-Fan Liu1#, Chun-Lin Wang1#, Tao Fang1, Fei-Fan Shao1, Yu-Han Chen1, Rong Wang2, Wen-Jun Huang3, Fang-Li Luo1,4*, Yao-Jun Zhu5,6
摘要: 植物性状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受进化与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尽管对陆生植物地上与地下性状关系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在大尺度上对沼泽湿地植物地上与地下性状的表现仍知之较少,特别是与克隆构型和资源获取策略有关的性状。本研究以中国北方9个典型沼泽湿地的15种常见克隆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植物的地上和地下性状,并获取了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数据。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沼泽湿地克隆植物的性状具有显著影响。对于9个沼泽湿地,在低降水区域除叶性状之外,所有的植物性状值在高土壤水分下均显著高于低土壤水分,但在高降水区域植物性状则呈相反的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土壤水分环境中,克隆植物展现出更长的根状茎节间和更高的根状茎节间生物量,表现为游击型克隆构型。此外,大部分湿地克隆植物在高土壤水分下还具有较高的比叶面积,表现为资源获取型策略。上述研究结果加深了我们对沼泽湿地克隆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的理解,为沼泽湿地植被保护与修复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