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
Pei-Pei Cao1, Wan-Dong Yin2, Jing-Wen Bi1, Tian-Tian Lin3, Sheng-Yu Wang1, Hang Zhou2, Zhi-Yong Liao4, Lei Zhang1, Madalin Parepa5, Rui-Ting Ju1, Jian-Qing Ding2, Ming Nie1, Oliver Bossdorf5, Christina L. Richards5,6, Ji-Hua Wu1,7 and Bo Li1,3,*
摘要: 入侵植物因其在非本地范围的建立和主导地位而对生态和经济构成了重大威胁。以往的研究在植物适应新环境的机制方面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特别是,学术界对于生长和防御相关性状的表型可塑性如何促进植物入侵,目前仍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以入侵植物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两个气候条件不同的同质园中原产地和引入地虎杖种群在生长、防御相关性状和生物量分配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原产地种群相比,尽管引入地种群的株高和总生物量没有增加,叶片防御水平也没有降低,但其在叶片生产上的投资显著更高。此外,与不同环境中的原产地种群相比,引入地种群在克隆分株方面表现出更大的表型可塑性,但在生物量生产方面的表型可塑性较小。这些发现强调了表型可塑性和特定性状的适应性,如克隆性在虎杖成功入侵中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对于环境不断变化下入侵植物物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