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eng-Qiu Niu1,2#, Mei-Hong Huang2,3#, Peng-Fei Yang2,4, Quan-Sheng Fu2,5, Jie Lin2,5, Junyi Chen6, Tao Zhang7, Zhi-Min Li4, Zhou-Yu Liao1, Hang Sun2*, Jian-Guo Chen2,3*
摘要: 垫状植物是维持高山植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但目前对其在高山生态系统植物共现网络结构及其稳定性维持等方面的贡献仍知之甚少。本研究在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域和局地尺度上构建了垫状植物微生境中的植物共现网络,重点探究多种垫状植物对网络结构的塑造作用。结果表明:垫状植物显著影响植物共现网络结构。与随机网络相比,这些网络具有更低的连接密度(linkage density)、加权连通性(weighted connectance)和加权嵌套度(wNODF),但模块化(modularity)程度更高,表明垫状植物的促进作用驱动了垫状微群落内独特的物种聚集模式。与裸地微生境相比,非垫状植物与垫状微生境表现出更强的关联性。此外,垫状植物对物种关联的空间影响范围超出其冠层表面区域,凸显了其对周围植物群落积极的构建作用。垫状植物的促进作用强度与网络指标呈正相关,表明网络复杂性随垫状植物促进作用的增强而提升。物种灭绝模型结果显示,垫状植物的灭绝可能引发与其关联的非垫状植物的二次灭绝,尤其当具有高度中心性(即具有更高网络连通性)垫状物种被移除时,非垫状植物呈现更快的二次灭绝速率。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垫状植物通过增强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对植物多样性的维持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鉴于高山生态系统对环境干扰的敏感性,本研究强调必须优先保护垫状植物多样性。未来的保护策略应采取整体性原则和方法,不仅要保护单个垫状物种,更需要关注由不同垫状植物所构建和维持的微群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