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5, Vol. 18 ›› Issue (5): 1-32.DOI: 10.1093/jpe/rtaf094
• •
Xiangyun Zhoua, Shenghui Qina, Jing Zhub, Xiang Sunac,*, Xueli Hea,*
摘要: 植物共生真菌在作物适应极端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高寒地区小麦共生真菌的研究较少。通过采集帕米尔高原高山地区及邻近低海拔地区栽培小麦样品,本研究揭示了小麦茎、根内生真菌和根际共生真菌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功能适应性。研究发现,不同海拔和植物部位的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根系与根际土壤的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茎部。高山地区以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为真菌优势纲,而低海拔地区的真菌纲则以银耳菌纲(Tremellomycetes)占主导。共现网络分析显示,高山地区真菌类群之间正相关作用更多。这一结果支持胁迫梯度假说,即环境胁迫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功能分析表明,不同地区小麦真菌群系均以腐生型真菌占主导,但高山地区真菌更倾向于内生与腐生策略,而低海拔地区则是病原菌与寄生菌更常见。这些结果表明,山地生境的恶劣环境条件可能促使植物共生真菌转向寄生型营养策略。本研究阐明了环境因子对共生真菌群落组成与功能的影响,为高海拔恶劣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群落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