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4, Vol. 17 ›› Issue (6): 1-15.DOI: 10.1093/jpe/rtae103
• • 上一篇
Sining Liu1,2, Jiashu Chen1, Yan Luo3, Junpeng Ren1,4, Yahan Chen5, Zhengbing Yan5 and Wenxuan Han1,*
摘要: 作为对植物许多生理过程存在重要影响的一种功能性状,叶pH值在局域尺度上与其他叶性状密切相关。然而,在地理尺度上植物叶pH值与其他叶性状的关联性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实地调查,分析了中国北方植物叶pH值与某些关键叶结构性状(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和叶化学性状(叶元素浓度;叶总溶解固体,TDS;叶实际盐度)之间的协调关系,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这些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干旱区与非干旱区)和植物生活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叶pH值与其他叶性状间的协调关系在强度或方向上存在差异。叶pH值总体上与SLA呈负相关,与叶TDS和叶盐度呈正相关;但干旱区的植物叶pH值与LDMC显著负相关,而在非干旱区中这两个叶性状显著正相关;在干旱区, 草本植物的叶pH值与叶N、Ca、Mg和Na浓度的协变与木本植物中的协变方向一致,但在非干旱区的草本和木本植物中则不一致。叶pH值与叶Ca、Fe浓度间的协调性主要受气候影响,而叶pH值与叶P、Ca和Mn的协调关系主要受土壤因素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强调了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和不同植物生活型的叶pH值与其他叶性状的协变关系会发生变化,该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酸碱平衡在植物生理生态过程和生物地理尺度上的生态适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