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eipei Liu1,#, Cai-E Wang1,2,#, Mei Huang1, A. Allan Degen3, Wenyin Wang1, Lingyan Qi1, Binyu Luo1, Tianyun Qi1, Jianxin Jiao1, Zhanhuan Shang1,*
摘要: 高寒草甸山坡的秃斑化过程可能与植物群落优势种转变有关。为探究这一关系,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小流域尺度上的36个高寒草甸山坡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优势种组成、灌木入侵和秃斑化特征。研究发现,主坐标分析的前两轴(即PcoA1和PcoA2)可指示植物群落优势种转变过程,其中PcoA1显示高山嵩草转变为冷蒿和黄帚橐吾,PcoA2显示高山嵩草转变为紫菀。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PcoA1和PcoA2是秃斑化的重要预测因子。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表明,有效鼠洞数量可调控PcoA1与秃斑化的关系,而地表砾石覆盖度则调控PcoA2与秃斑化的关系。该研究强调优势种转变与秃斑化过程存在生态关联,并指出冷蒿、黄帚橐吾和紫菀是高寒草甸山坡秃斑化的重要生物指示因子,对于精准管理退化高寒草甸山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