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5, Vol. 18 ›› Issue (4): 1-32.DOI: 10.1093/jpe/rtaf052
• •
Aliscioni, Nayla L.1*, Lorenzati, Marina A.1, Delbón, Natalia E.1,2, Argibay, Daihana1, Simian, Denise3, Gurvich, Diego E.1,2
摘要: 仙人掌科植物是美洲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但其对野火的响应机制认识不足。为此,本研究以阿根廷中部科尔多瓦山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野火发生一年后158个样地的调查,评估不同生长型仙人掌的存活率与再生能力。研究区共有8种仙人掌,本研究依据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4种生长型,并记录了每株仙人掌的存活状态(存活或死亡)及其个体大小等信息。同时,记录了每个样地的微环境(草本植物、阔叶草本、灌木、裸地和岩石覆盖度)及地形因素(坡度与坡向),以评估不同生长型仙人掌的再生能力。结果表明, 野火发生后不同生长型仙人掌的存活率与再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树状型的存活率仅为25%,而球状型、仙人掌型(扁茎型)和短柱状型的存活率分别为84%、69%和55%。微环境与地形因素对再生能力具有一定影响,但作用因生长型而异。球状型在野火后展现出最强的恢复能力,而树状型的再生能力最弱,仅有2%的个体再生,且多分布于南坡与北坡。短柱状型和仙人掌型的存活与再生能力则未表现出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本研究揭示了野火对仙人掌群落构成的潜在影响,强调了在查科林区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中应重视物种特异性与环境因子间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