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5, Vol. 18 ›› Issue (1): 1-15.DOI: 10.1093/jpe/rtaf007
• •
Min Liu1,2,†, Man-Juan Huang2,†, Finn Kjellberg3, Yan Chen4, Jian Zhang2,5, Rui Zhao2, Yuan-Yuan Ding2, Yang Yang2, Jun-Yin Deng2, Kai Jiang2,6, Yuan-Yuan Li2, Xin Tong2, Tong Luo2, Rong Wang2,7,*, and Xiao-Yong Chen2,7,*
摘要: 分布相同且紧密相关的物种通常具有相似的亲缘地理历史,然而相互作用物种是否对历史气候变化表现出同步响应仍不清晰。本研究聚焦于薜荔(Ficus pumila var. pumila)及其专性传粉小蜂(形态种:薜荔传粉小蜂Wiebesia pumilae)组成的互惠共生体系,从它们分布范围内广泛取样,采用胞质DNA序列和核微卫星标记分析传粉小蜂物种组成,并检验薜荔及其传粉小蜂是否呈现相似的冰期后亲缘地理格局。我们在传粉小蜂中发现了3个隐存种,其中2个优势隐存种分别位于薜荔的北部和南部分布区,且总体呈异域分布。这2个优势隐存种与其宿主植物具有相似的空间遗传结构,均可划分出东、西2个遗传类群。此外,薜荔与这2个传粉小蜂隐存种在分布范围的东部和西部均存在末次冰盛期的潜在避难所,并表现出冰期后扩张的信号。上述结果表明,薜荔与其专性传粉小蜂对历史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同步性。本研究揭示了专性互惠共生物种间一致的亲缘地理格局,强调了生物地理因素在塑造不同营养级现存生物多样性格局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