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5, Vol. 18 ›› Issue (1): 1-13.DOI: 10.1093/jpe/rtae115
• •
Bo Guan1,*, Rong Hu1, Mengdi Wu2, Qiutang Wu3, Jisong Yang1, Xuehong Wang1,*, Weimin Song2 and Guangxuan Han2
摘要: 为了探索克隆植物在盐分异质生境中的适应策略,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的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研究材料,设置了切断、异质盐分和竞争处理的盆栽实验,旨在评估克隆整合、盐分异质性和种间竞争对芦苇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整合显著促进了芦苇根系的生长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但竞争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叶长和节间长度,进而抑制了地上和地下的生物量积累。在异质盐分处理下,克隆整合仅显著促进了芦苇根状茎的生物量。盐地碱蓬竞争处理显著降低了芦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然而,芦苇叶面积大小(长度和宽度)得以保持,这可能是芦苇为了减少光抑制效应的一种适应性表现。竞争处理显著降低了芦苇细根和根状茎中K+的含量和细根Na+含量,同时竞争、异质盐分和切断处理以及竞争与切断处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对细根Na+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竞争处理显著抑制了芦苇的生长、光合作用和离子含量积累。同时,克隆整合促进了芦苇根系的生长,特别是在异质盐分条件下。上述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滨海异质生境中克隆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