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4, Vol. 17 ›› Issue (3): 0-rtae031.DOI: 10.1093/jpe/rtae031
• •
Shenghong Liu1,†, Zhongmu Li1,†, Kaihong Nie2, Sai Lu1, Zengyu Yao1,*, Genqian Li1,*
摘要: 伐桩萌枝作为森林萌蘖更新的主要途径,在森林群落演替和植被恢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了解伐桩萌枝能力对平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及其养分积累与分配策略,确定最有利于伐桩萌枝潜力发挥的平茬高度,本研究以具有早衰特征的15 a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为研究对象, 设置3个平茬高度处理(0、10、20 cm),以不平茬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随平茬高度的增大,伐桩萌枝数量呈直线上升,存活率呈直线下降,生长量(伐桩萌枝高、伐桩萌枝地径、伐桩萌枝丛幅)先升后降, 平茬10 cm最有利于萌枝的发生、存活与生长。(ii)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和储量随平茬高度的增大先升后降,平茬10 cm时最高。同时,平茬使种群加大了叶片、垂直根和水平根的营养元素分配。(iii)伐桩萌枝生长量与营养元素含量、储量呈正相关,伐桩萌枝数量和存活率与营养元素含量、储量呈正相关趋势,其中Mg在伐桩萌枝能力发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平茬改变了中国沙棘营养元素的积累能力及其分配格局进而影响伐桩萌枝能力。通过回归方程估计,最有利于伐桩萌枝能力和营养元素积累能力发挥的平茬高度为11.0-14.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