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2020, Vol. 13 ›› Issue (2): 233-240.DOI: 10.1093/jpe/rtaa005
Su-Hui Ma1, *, Anwar Eziz1, Di Tian2, Zheng-Bing Yan1, Qiong Cai1, Min-Wei Jiang1, Cheng-Jun Ji1 and Jing-Yun Fang1
摘要:
森林生物量碳库通常由生物量乘以碳转化系数(即碳浓度)计算得到。因此,乔木碳浓度对评估森林碳循环至关重要。由于茎的生物量占整株乔木的比例较高,因此在不同尺度的森林碳库评估中,常以茎碳含量为50%或其他经验值代表整株乔木碳浓度。然而,碳浓度在不同器官间和径级间的变异以及其对森林碳库估算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576条特定年龄和个体大小(胸径和生物量)的全球乔木器官碳浓度数据集,分析了全球乔木不同器官之间碳浓度的相关关系和茎碳浓度随着年龄与个体大小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乔木不同器官间碳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其次,茎碳浓度与其他器官(除皮和繁殖器官)碳浓度显著相关。随着乔木径级和年龄的增大,茎碳浓度升高,导致茎碳含量和乔木碳含量均增大。因此,将茎的碳浓度直接应用于其他器官和整株乔木均会为森林碳库评估引入系统误差(分别为-8.6%–25.6%和-2.5%−5.9%)。本研究结果表明,森林乔木碳累积与茎碳浓度个体大小和年龄依赖的增加有关,使用特定的乔木器官碳浓度值可以提高森林碳库评估。